翻開字典,“車”這個字是這樣解釋的:“車”,轉動的意思。
中國古代帶轉動的機械通常都叫“XX車”,利用輪軸旋轉進行工作的機械,如紡線用的“紡車”、提水用的“水車”、“筒車”、“翻車”等等。
有沒有恍然大悟的感覺呢?原來“車床”的“車”是這個意思,利用輪軸旋轉進行工作的機械,這特征歸納得太到位了。
回頭一想,牛車、馬車、手推車、自行車以及汽車,不都是利用輪軸工作的機械嗎?那么利用車床加工零件,毫無疑問就叫車零件了。
①供人躺在上面睡覺的家具。
②像床的器具:冰床、機床。
③某些像床的地面:苗床、河床。在古代,床是供人坐臥的器具,與今天只用作睡臥不同。《說文》:“床,安身之坐者。”安身,指使身體安穩的意思。
由此引申出起承托穩定作用的東西,實際上就是底座,所以有琴床、機床、車床、筆床。由“床”構成的復合詞的中心義是:起安穩作用的底座。這樣結合意思一看,車床之所以取名叫車床,那是相當貼切啊!
何為車床?
車床是主要用車刀對旋轉的工件進行車削加工的機床。在車床上還可用鉆頭、擴孔鉆、鉸刀、絲錐、板牙和滾花工具等進行相應的加工。
車床主要用于加工軸、盤、套和其他具有回轉表面的工件,是機械制造和修配工廠中使用最廣的一類機床。